未来三年广东医疗500亿元强基层,今年有大动作——
前日,省卫生计生委召开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段宇飞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据介绍,2017年是推进健康广东建设的重要一年,继2016年初,省决定三年统筹安排112亿元,实施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后,2016年底,又决定2017—2019年统筹各级财政安排500亿元,实施加强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推动基层服务能力实现根本性提升。会议同时透露,今年21个地市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全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等改革措施。
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1
21个地市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
会议透露,广东省综合医改实施方案即将出台,今年要启动全省综合医改工作,重点抓好“两覆盖、四推进”。
其中,分级诊疗制度将实现全覆盖,21个地市全面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省里将制定分级诊疗常见病的入、出院标准和转诊指征、规范和流程,逐步扩大首诊病种范围,综合运用医保、价格、宣传等手段,兼顾各方利益,把双向转诊机制有效运行起来。
同时,各地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为重要抓手,落实基层首诊,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要加快建立服务规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年底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各市要尽快制定以服务包为基础的年签约服务收费标准。
要构建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今年再启动4家三甲医院的专科帮扶。要启动城市三甲医院人才帮扶县级医院,每年派出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占比不低于选派人员总数的80%,选派的人员到县级医院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
2
公立医院要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去年,广东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8个地市,168家医院参与改革并取消药品加成。今年公立医院改革将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要在所有城市推开,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因取消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方式确保补偿到位。逐步建立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机制。
为此,还将出台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制定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技术劳务价值,逐步实现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
三级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扩大日间手术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医院感染、血液安全、临床药事管理力度,在二级以上医院试点控制并逐步取消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3
推行按病种、人头、床日付费
在积极推进医保管理体制和支付制度改革方面,广东将改革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整合医疗保险管理、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基金支付和管理、药品采购和费用结算、医保支付标准谈判、定点机构的协议管理和结算等职能。并在部分市开展相对独立设置的医保基金管理中心试点。
同时,要协调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广东省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综合评价应用推广。鼓励各地实行DRGs支付方式,深圳南山区人民医院要加快DRGs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步伐,尽快形成可复制经验。
继续落实药品分类采购。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引入比价交易新规则,完善药品监管平台建设。鼓励县乡镇一体化配送,基层医疗机构以县为单位,生产企业对每个品种的配送企业不得超过5家,保障偏远、交通不便地区药品供应。加强短缺药品监测及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监测力度,建立重点监控目录,开展跟踪监控、超常预警,规范用药行为。
4
1月起二类疫苗纳入集中采购
在全力防控重大疾病方面,将积极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试点,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诊断、报告和管理。创新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与分级诊疗制度主动融合,推进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规范治疗和管理。
同时,全面推进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管理,1月起第二类疫苗纳入省第三方采购平台集中采购,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明确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收费新标准。并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和随访管理。
要加强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碘营养监测扩大到全省2/3的县,重点职业病、放射卫生监测保持地市全覆盖。继续在4个重点城市10个城区开展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全省90%以上的乡镇。
5
继续查收受红包、回扣和乱收费
今年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和“五不准、五严守”等规定,弛而不息反对“四风”。持续开展以收受红包、回扣和医疗服务乱收费为重点的专项治理行动,对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零容忍”。
今年,省里将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重点督办年度重大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以及在国家和省的考核评估中相对落后的工作和任务。对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好的将采取下达督查通知书、约谈、挂牌督办等形式,督促加快工作进度。对反复督办,工作仍无起色、影响全省总体进度以及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的,提请问责。
今年要完成的 十项重大项目
延伸阅读
1启动欠发达地区30家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五一”前开工15家,以后每两个月开工一批,年底前至少开工30家。
2按照二级综合医院的标准启动欠发达地区县级中医院的升级建设。
3启动欠发达地区县级公立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升级建设,补齐床位缺口;启动县级急救体系建设和15个“县镇医联体”试点。
4开展欠发达地区一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
5按编制数核发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事业费;将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将村卫生站医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村每年2万元。
6为欠发达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每岗每年6万元给予补助。
7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不低于每人每年50元。
8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580人,培训助理全科医生500人,转岗、在岗培训全科医生各2000人。
9为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医学生1000人、培训产科医师及助产士1000人、转岗培训儿科医生360人。
10继续实施好县级医院关键设备配置和专科特设岗位计划,推进薄弱专科骨干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