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个大品种,移出医保目录
7月2日,江苏省盐城市医保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转发了《关于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调出的通知》。
根据通知,本次调整的结果自2020年7月1日起执行,调出具体情况为:
1、将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药品调出《江苏省基本医疗报销、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2、将2017年谈判准入,但2019年续约谈判中未成功的药品调出《江苏省基本医疗报销、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调出品种名单如下:
从本次移出医保目录的品种看,都是市场上的大品种。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神经节苷脂2018年市场规模为56.23亿元,脑苷肌肽32.94亿元,奥拉西坦66.68亿元,磷酸肌酸钠48.22亿元,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24.37亿元,复合辅酶28.46亿元……
查询2019年的数据发现,这些品种的市场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神经节苷脂37.87亿元,脑苷肌肽28.87亿元,奥拉西坦51.9亿元,磷酸肌酸钠31.18亿元,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22.93亿元,复合辅酶18.56亿元……
可见,重点监控目录对辅助用药市场已经带来明显影响。随着这些品种被正式调出地方医保目录,相信对其未来的市场将带来不可避免的更大的影响。
2、未来两年,地方医保清理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6月17日,国家医保局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
要求逐步统一医保药品支付范围,建立谈判药品落实情况监测机制,制定各省增补品种三年消化方案,2020年6月底前将国家重点监控品种剔除出目录并完成40%省级增补品种的消化。
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近日,天津、山东、四川、河北、云南、湖南、吉林、安徽、西藏等多地医保局已相继发文,明确在7月1日前调出一批地方医保的增补品种。业内人士表示,就各地公布的情况来看,调出数量其实并未达到国家医保局规定40%的比例。
从目前的情况看,各省都做到了重点监控目录药品率先移出医保目录,有的地区直接公布了调出医保的省增补品种名单,并明确调出时间节点。虽然有部分地区还未大面积启动清理地方增补品种,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前面不做后面做 ,按国家医保局的要求,所有地方增补品种在3年内清出医保是早晚的事情,地方医保目录将成为历史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按国家医保局要求,地方增补医保目录中的品种,要求在3年之内分批调出目录,3年清理品种的比例分别为40%、40%、20%。若今年的清理比例没有达到40%,可以预计,明年和后年将是各省清理原增补目录非常关键的两年。
意味着那些还没被清理的地方医保品种,在接下来两年之内要么成功调进国家医保目录,要么离开医保渠道,开辟新的市场,走零自费或零售路径。
除了药企,这些品种对应的医药代表,也将受到影响。随着地方增补品种被逐步清理出医保,部分医药代表同样面临着转型或转岗的问题。
附:部分省市地方医保清理名单
云南(335个药)
湖南(169个药)
吉林(192个药)
天津(79个药)
河北(171个药)
6月29日,河北省医保局下发《关于对2020年消化调出我省医保药品目录暂保留增补药品的公示》称,为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关于“今年6月底前将国家重点监控品种剔除出目录并完成40%省增补品种的消化”的部署要求,现将河北省拟调出的增补药品名单公示。
据赛柏蓝梳理,河北省共计公示171个品种,这些品种将在7月1日起调出河北省医保目录。
安徽(358个药)
西藏(76个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