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太立董事会秘书吴超群在28日的电话交流会上表示,通过验收后,公司将会用此前3车间并行运行的9车间来恢复生产,“应该对今年的整个产能产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并在承诺政府完成整改和验收前,不再进行新的物料投料。
01 创收8成大厂开启3个月整顿
据了解,司太立作为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X-CT非离子型造影剂系列和喹诺酮类系列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造影剂仿制药产品中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工厂。
司太立公司生产的五个原料药产品碘海醇、碘帕醇、碘克沙醇、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获得国家药品GMP证书;两个原料药产品碘海醇、碘帕醇获得欧盟CEP证书。
资料显示,国内获得碘海醇原料药生产批文的企业仅有6家,包括司太立、昂利康、景峰医药、北陆药业、浙江海昌药业和台州海神制药,其中台州海神制药和浙江海昌药业分别被司太立和北陆药业收购。司太立的碘海醇原料药产能及产量位居国内首位。2019年司太立碘海醇产品的产量及销量均位居第一,产量为59.38万千克、销量达66.78万千克。并且司太立与恒瑞医药、北陆药业、扬子江药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此次爆炸或将使碘海醇和造影剂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作为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司太立自上市之后也是顺风顺水,股价一路飙升。
2016年3月9日,司太立登陆A股市场。当时司太立发行价为12.15元/股,总股本为1.20亿股,估值为14.58亿元。据悉,上市之初,司太立股价突破40元。截至爆炸事件前一天,司太立股价达78.26元/股,总市值约为183.88亿元。较上市前夕14.58亿元估值增长约12.61倍。而事故的爆发为司太立股价高升之路按下了暂停键。受此次事故的影响,司太立28日一字跌停开盘,截至收盘,股价封死跌停板,成交额超1.3亿。
据司太立年报显示,仙居厂区2019年的碘海醇原料药营业收入为3.59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27.49%,产生毛利润为1.32亿元,占公司整体毛利润的23.52%。2019 年度仙居厂区实现营业收入 10.14亿 元,占公司合并营业收入的 77.51%;实现净利润 1.5亿元,占公司合并净利润的 82.25%。可以想象,占公司营收近8成的大厂进行三个月的停产整治,势必会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02 安全事故频发 一线人员素质提升迫在眉睫
尽管代价惨痛,但是近年来,我国有多个药厂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
2019年3月7日,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部分设备损坏和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约842万元。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神华公司合成二线为了提高原料利用效率,在没有进行论证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谷氨酰胺生产线上的不锈钢浓缩罐,并参照谷氨酰胺生产过程的浓缩工艺对阿昔莫司合成母液进行浓缩,浓缩岗位当班操作人员浓缩阿昔莫司合成母液过程中,浓缩时间过长,使罐内物料(包括阿昔莫司、阿昔莫司合成原料5-甲基吡嗪-2-羧酸和双氧水等)温度、浓度升高,产生激烈化学反应,引发爆炸。
2018年10月31日,丽珠集团公告称,公司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工业园区的子公司丽珠集团(宁夏)制药有限公司201-2提炼车间发生火灾。这并不是丽珠集团制药公司首次发生此类事故。在2015年2月14日,丽珠药业集团宁夏新北江制药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4人烧伤,伤势最重者背部烧伤面积达34%。该事故的直接原因为:14日晚8时左右,新北江药业3#多功能罐内,4名外协人员在检修中,动火作业时违章操作,导致车间可燃物燃烧,而燃烧过程中又引起系统中正庚烷部分泄漏,进一步延长燃烧时间。
纵观以上案例,多为企业不遵循安全生产要求,以及违章操作所致,且有企业长期存在安全生产问题。司太立对于此次事故,吴超群表示,将会着重从车间设计控制以及人员培训方面着手。
据吴超群介绍,此次事故车间设计于2005年左右,采用的是防火材料,但是没有进行单元格有效的隔离,所以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之后,波及整个车间。吴超群表示,未来将会在源头设计上特别是对涉及到过多溶剂使用或者易燃易爆的化学品的使用反应单元进行有效隔离,尽最大可能缩小意外事故的影响范围。
另外,吴超群表示,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一线操作人员的素质停留在中专、高中、大专水平,甚至有小部分是初中的操作工人,在处理应急操作方面,专业知识欠缺,未来是集团要着力加强。公司也会针对环境工程方向,招聘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知识的人才对现有队伍进行有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