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诺和募资用途
阳光诺和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药学研究+临床试验+生物分析」全过程CRO服务的综合型CRO公司,核心业务涵盖化学药物研发、成果转让与合作、API中间体生产及贸易、临床研究服务、进口注册服务等领域。
按标准1上市
据招股书披露,阳光诺和选择以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申请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从其财务数据来看,2017~2019年,阳光诺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04.99万元、13479.59万元和23352.56万元,最近一年净利润达1656.16万元,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符合上市标准。
阳光诺和财务数据
打造全流程CRO服务模式
阳光诺和的主营业务是为医药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医药研发服务,致力于协助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其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和生物分析服务,服务内容如下:
1)药学研究服务:截至目前,阳光诺和的药学研究服务主要针对仿制药开发和一致性评价,由阳光诺和、诺和晟泰和弘生医药从事相关业务。
2)临床试验研究服务:临床试验研究主要包括I-IV期临床试验研究服务、生物等效性(BE)试验服务等。该业务主要由阳光诺和子公司诺和德美主要负责,其服务主要是接受申办者委托,制定临床试验研究方案、监查临床试验研究过程、进行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并完成临床试验研究总结报告等。
3)生物分析服务:阳光诺和的生物分析业务既服务于自身的临床试验业务,亦独立对外承接业务。该业务由子公司阳光德美专注于生物分析服务业务,可开展涵盖大、小分子创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药效学及生物标志物等相关研究,并可提供临床前及临床样本生物分析服务,以满足客户从早期药物发现到申报各个阶段的研发需求。
4)药物发现服务:该业务主要由子公司诺和晟泰从事服务。目前诺和晟泰在创新药方面聚焦于多肽类和小核酸类药物的研发,研发标的的来源均为自主立项。
阳光诺和主营业务收入
据招股书披露,2017~2019年,阳光诺和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药学研究服务、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服务。其中,药学研究服务是主要营收来源,同期收入分别达3121.01万元、7267.31万元和12720.58万元,占比总额的86.59%、53.93%和54.54%。2020年1~3月,药学研究服务已完成4298.93万元的收入,占比超50%。截至目前,阳光诺和的药物发现服务业务尚未产生收入。
研发费率略高于同行
据招股书披露,2017~2020年1-3月,阳光诺和支出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0.49万元、846.06万元、1906.55万元和398.1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78%、6.28%、8.16%和5.40%。与同行公司相比,其研发费用率略高于同行平均水平(4.06%)。
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研发费率对比
据悉,阳光诺和的研发费用支出最大项目为职工薪酬,同期支出分别达122.26万元、284.11万元、499.63万元和137.15万元,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截至目前,阳光诺和共有研发人员542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