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药店人,根据患者或自己的出汗症状来辨别问题所在并合理用药至关重要。下面给大家整理了3类问题,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学习收藏起来,或转发给药店同事一起学习哦~
无论什么情况下,容易汗出不止,伴有说话语声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这是气虚的表现。
【中成药】推荐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补中益气、健脾养心之品。
【食疗方】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表现为五心发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或兼午后潮热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
【中成药】推荐生脉饮,知柏地黄丸等养阴生津之品。
【食疗方】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若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肢体沉重无力、上腹胀满、 口渴等,多为积食引起。
【中成药】助益消化的中成药,如健胃消食片。
【食疗方】减少进食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以补充膳食纤维等方法可缓解。
【保健品】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B族维生素片等。
手足心多汗如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 多属于阴虚内热
【中成药】推荐知柏地黄丸
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
【中成药】通便类中成药
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口气重、牙龈肿痛、舌头较红舌苔较黄等,多属于胃热。
【中成药】可选用清胃热的产品,如大黄清胃丸、清胃黄连片等。
心窝、胸口多汗,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脾胃失和导致气血无法布及全身。
【食疗方】脾胃失和可食疗调理,食补以粥为主,小米、薏米、莲子、大枣熬粥,如果气郁不畅可以加陈皮。日常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八段锦等。
【保健品】保健食品推荐B族维生素,益生菌粉等。
人的汗腺有两种,一种细小,分布于全身,主要功用是排汗、调节体温;另一种较大的腺体,称为顶浆腺,其分布在腋窝、阴部等特殊地带,而其中又以腋窝为最多。
所以人们往往会感到腋下出汗比较多,也正是这个原因。若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受到滞留于腋下的细菌分解后,容易产生酸臭异味,造成生活上极大的困扰。
【调理方法】不要过多吃辛辣刺激的东西,尤其是生葱等产生气味的东西,它会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在变成汗液排出时散发难闻的气味。
勤清洁洗澡,换洗衣物,穿宽松透气为宜。异味如造成生活影响,建议可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或使用止汗露珠。
40~50岁妇女,如潮热汗多,还出现性欲减退、头晕心悸、失眠健忘、焦虑烦躁、骨质疏松等症状,就要警惕更年期综合征了。
更年期学名围绝经期,此时人体内分泌急剧改变,体温调节变化,容易潮热多汗。
【调理方法】45岁以上女性应提前做好“人生必经”的心理准备,适当户外活动,保持心情愉快,并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身体检查。
【食疗方】增加豆制品、乳制品摄入可调节雌激素、弥补钙流失,如身体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到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
【保健品】保健食品推荐大豆异黄酮成分的产品、补钙剂。
高温天气出汗,无论是否异常,都应该及时补充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适当吃酸味水果,如番茄、酸枣、葡萄、山楂、柠檬、草莓、乌梅、菠萝、猕猴桃等,可起到敛汗生津的作用,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同时,这类水果一般含水量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补水的作用。在饮食上也应该注重祛湿健脾,冬瓜、西瓜、赤小豆、绿豆、薏仁,茯苓,猪苓都有很好的利湿作用,爱出汗的人也可适当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