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成立于2010年,于2016年首次上市,其主营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是中国本土创新药企龙头企业之一。可是自上市以来,一直亏损没有实现盈利,这与许多制药企业经营业绩不错相比,百济神州是个例外,让人感到很纳闷。那么,百济神州亏损呈不断扩大趋势的原因到底在哪?
纵观百济神州,亏损不断扩大的原因应主要是与其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有关。目前,百济神州共有百悦泽、百泽安、百汇泽等三款自主研发药物实现商业化,还有安加维等8款药物正在或计划进行商业化。创新药的研发是众所周知的“烧钱”赛道,百济神州更是如此。这让该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加大,五年半累计亏损400亿。据数据,过去5年,百济神州研发费用共317亿元,超营收2倍。而且,这个结果还算是不错的,因为2022年上半年,自主研发产品销售增长,百济神州实现产品收入36.76亿元,同比提升132.2%,还使得亏损额略有减少。
按道理,投入高研发费用,开发出的新产品更应该赢得市场的认可,也应该让企业创造销售业绩并获利丰厚的盈利,可百济神州为何高研发费用投入之后,未见产生预期的经营业绩?对此,香港投资咨询公司曾表示,百济神州研发人员开支畸高,要么是极度浪费,要么就是虚报开支。这话虽然未经证实到底是否属实,但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了该企业研发费用管理上的问题:研发费用与其所产生的效益不匹配,对个人研发费用支出监管不到位、不规范,漏洞较多,使得不少的研发费用有可能进了个人腰包,没有产生实质性的生产效率。很显然,如果只有大量投入而没有足够的预期回报,该企业大投入低收益的模式是不可能持续运行下去的,用不了多久或者不会超过1年的时间,该企业可能就会因为持续亏损无法盈利而停摆,最后可能都有摘牌的可能。
而且,目前百济神州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是,在集采大背景下,百济神州会也将存在不少的不确定性:一个是产品的质量关,如果质量稍有问题或不过关,集采就有可能过不了关,这对该药企的生存无疑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要受到消费者的选择,如果产品的社会反映欠佳,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则生产的产品就有可能难以占领市场,最终将失去竞争的优势,有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险。再则,采集大背景下,药企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无论哪个环节出了点问题,都会成为整个行业攻击的对象,这样就会在市场上惨败,也无法在市场上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