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企业郑重承诺:拒绝投资、研发、生产和销售含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成分的制品;倡导顾客和消费者不购买、不使用野生动物制品,并支持草药、人工合成品等生态友好型产品。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孙全辉博士表示:“野生动物入药给动物造成伤害,也不利于濒危物种保护。我们欣喜地看到,推动替代品的研发和应用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欢迎更多医药企业和行业协会响应倡议,一同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自然家园。”
“野生动物友好医药”是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起的公益倡议,旨在保护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促进医疗健康行业可持续发展,并向“动物友好”和“生态友好”方向转型。倡议发布以来,得到消费者、临床医生和真正喜爱中医药的有识之士的广泛好评。
资料图片
近年来连续出台的政策表明,国家支持珍稀濒危药材保护和替代品研发,这也成为传统医药行业的发展方向。今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将濒危中药材人工替代列为优先审评审批的内容。7月初 ,国家药监局又宣布成立“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监管政策与技术要求研究专家工作组”,为珍稀濒危中药材相关政策与要求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建议。
随着生态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市场对野生动物友好的医药产品也释放出积极信号。研究显示,近九成中国消费者欢迎植物替代药物,大多数医生也愿意开具不含动物成分的药物,并且他们普遍认为草药制品更安全也更划算。此外,在了解药品成分的情况下,80%以上的年轻消费者希望避免消费含有野生动物成分的药品和保健品。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认为:“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野生动物入药弊大于利,利用现代科技积极研发人道制品,才是传统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