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亿腾医药相关负责人处获悉,与礼来的合作对于亿腾在抗感染领域内容实力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在此之前,亿腾的感染线只有一个抗感染药物西力欣。而礼来此次易主的药物:希刻劳和稳可信,是礼来抗感染 产品线中的老牌产品,拥有临床医生很高的认可度。
根据双方的协议,礼来包销出的这两种药物在中国将继续以”礼来希刻劳"和"礼来稳可信"的名称销售。该药品的生产也将继续由礼来公司按照全球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礼来将继续在中国大陆销售针对糖尿病、肿瘤、中枢神经 、男性健康、骨质疏松等疾病和其它重大疾病的药品。
从今年开始,国内药企作为“接盘侠”,纷纷从外资药企产品线中收购成熟产品。今年1月,拜耳将“白加黑”等五个品牌药以集成总包的形式交由上药控股负责运作、诺华、葛兰素史克也于今年5月和7月先后将部分品种分销权转给中国本土运营商。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外资药企来说,选择剥离、出售或裁撤内部相对弱势的产品线,有利于将资源用于对优势产品和市场进行加固和强化。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全球有多达631个专利药到期,全球最畅销的前20个处方药中有18个将要专利到期,这部分药物每年全球销售额1420亿美元。医药业内普遍认为,外资原研药“专利悬崖”已经到来,将资源集中于生产“处于专利期且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能够在专利到期的状态下,获得利润上最大的保证。

而天平的另一端,通过利益交换,本土药企从外资药企手中接过大量过期专利药品的经营权,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尤其在招标系统中,过期专利原研品与许多仿制药相比还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不过,岳锋同时指出,如果本土药企购买产品销售权的成本较高,一旦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比如出现强有力的本土竞争产品,价格差距明显等因素,都有可能制约这类产品的销售空间,带来风险。(来源:北京商报(北京) 记者:孙麒翔 王潇立 原标题:礼来王牌抗生素易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