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暗访:高回扣下的高药价,你怎么看?

   日期:2016-12-26     浏览:351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改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家将继续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引导公立医院从依靠销售药品转为依靠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加收入;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鼓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改革招标采购机制,允许公立医院单独或组团采购,建立医院与生产企业直接交易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充分的市场化竞争,催生优质低价的药品市场。

△视频:“三医联动”遏制药价虚高

探索“三医联动”改革 遏制药价虚高

利用医保控制医药费用是国际通行的办法。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国家层面也在不断探索。福建三明运用医保杠杆,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有效遏制药价虚高、过度医疗等现象。根据医改安排,国家将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三医联动”改革。

福建三明将卫生、财政、民政、物价等部门涉及医保的职能进行整合,医保主导药品招标采购,结算药品费用,解决了原有的“管招标的不管采购,管采购的不管价格”的问题,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药品采购价格大幅降低。比如基本药物奥美拉唑钠粉针,从256元/盒降到了7.8元/盒。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挤掉回扣的空间,没有回扣的刺激,医生滥用药的情况显著降低。

为调动公立医院主动降低医药费的积极性,三明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22家公立医院试行单病种付费,根据医院等级和医疗水平,分别核定各家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定额标准,在剔除如突发重症病人等不可控因素后,低于定额标准的部分也就是节约的医药费用,按60%奖励给医院,进入工资总额;超过定额标准的费用医保不予支付。与此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阳光待遇,推动公立医院良性发展。

三明医改实施4年多以来,公立医院药品花费由8.1亿元减少到6.1亿元;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由赤字2.1亿元扭转为盈余1.3亿元;医务人员平均年薪由4.2万元增加到8.9万元。三明医改,使药品费用大幅度下降、医务人员收入显著上升,医保基金从亏损转为平衡,真正实现了患者、医院、医生和政府多方共赢。

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我们

-------------------------------------------------------------------------------------------------------------------------------------------------------------------------------------------------------------------

中国医药人俱乐部下设培训项目组,旨在为广大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现拥有业内专业讲师几十余名。目前培训、服务项目包括:执业药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中医诊疗师、中医养生指导师、中医讲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中医特色调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几十个品种。

1、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2、医药商品购销员:从事药品采购、销售及咨询服务的人员。

3、中药调剂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4、中西医结合医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5、中医针灸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6、保健按摩师: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7、康复理疗师:是指在有关康复、理疗、养生保健、健康调理、医院诊所等机构从事康复理疗工作的专业人才。

8、中医特色调理师:是指采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面对特定需求的人群进行身体健康调理的专业人才。中医调理不同于治疗,治疗是针对有疾病的人群进行的祛病方法;调理是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体弱人群,以及随季节而进行的保养等各种提升身体健康、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更注重于养生。因此,中医特色调理师所面对的群体更加广泛。

另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针灸师、骨伤科医师、社区护士等证书也在陆续报名中。
 微信:15755178739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