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映象网记者对此暗访发现,社保卡刷购买非医疗用品早已不是新鲜事,保障个人医疗权益的“救命卡”,本是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购药服务。现如今在不少医保定点药店大开方便之门的诱导下,早已沦为了“购物卡”!
记者在药房超市购买的生活用品名称被偷梁换柱为药品
面对映象网记者暗访,汝州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称:药店想买啥卖啥,她们不管这事。
暗访1:药房开超市,社保卡沦为“购物卡”轻松刷日用品。
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映象网记者首先来到汝州市自来水公司南侧的河南杏一大药房89分店市标店。在二楼南侧的一间房间内,摆放着数排货架,奶粉、牙膏、香皂、洗发水等日用品罗列摆放,样样齐全。中间的空地上还堆积成堆的卫生纸等货物。
药房中的生活用品琳琅满目
在超市的套间里,货架上摆放着食用油,地上堆放着牛奶等饮料。药店工作人员告诉映象网记者,这些日用品都能用社保卡刷卡消费。
药房超市内摆放的食用油
“国家规定不能用社保卡刷日用品,如果检查发现我用社保卡刷日用品,有关部门会不会将我的卡冻结。”映象网记者打探道。
“这你放心,虽然你用社保卡刷日用品,但是我们药店卖给你的,即便被查,也只会对查我们,不会查您。如果被逮住了,只会把我们药店医保停了,与您没关系。”工作人员笑着信誓旦旦保证。
为了了解真相,映象网记者以16.8元的价格用社保卡刷了一支云南白药牙膏。但仔细一看,打出的小票上云南白药牙膏名称竟然变成了阿卡波糖。
在丹阳东路的开心人大药房,映象网记者提出要买牙膏,工作人员称只有牙膏一种日用品,记者提出用社保卡刷卡消费,工作人员称目前还不能刷卡,并强烈建议记者用现金消费。“你在我们店先用现金消费,我们给你打个条,你可以到我们其他的店里刷卡,凭条兑换现金。”记者借故离开。
在丹阳路与广育路交叉口丹阳路上的这家开心人大药房,映象网记者表明要购买日用品,工作人员直接向后指了指,说所有日用品都在后面。
映象网记者通过药房径直走到最后门朝南开的一个大厅,约100平方还大的大厅里面俨然一个超市,洗发水、食用油、电饭锅等日用品琳琅满目,不少市民正在购物消费。
映象网记者购买一块香皂,在收银台排队四五分钟后,收银员熟练将记者的社保卡进行刷卡消费。与杏一大药房一样,该店打出了小票日用品名称被偷梁换柱,香皂变成了药品布洛芬颗粒。
在丹阳路开心人大药房店内张贴的医保卡使用说明中明确指出社保卡仅限医保药品使用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该药店前厅显眼位置张贴着该店医保卡使用制度,其中明确注明“医保卡只限于消费医保药品,自费药品(如营养健康品)不属于医保范围,不得刷卡。”
暗访2:杏一大药房自称从来不刷社保卡销售日用品,但药店内超市匆忙关门歇业。
随后,映象网记者根据知情人提供的准确地址,来到汝州市丹阳路八团路口东路南的杏一大药房。同样在药房最后,透过玻璃橱窗看到,大厅内摆放着各种日杂百货。
汝州市丹阳东路杏一大药房药房内的超市生活用品琳琅满目
映象网记者进入大厅,牙膏、肥皂、洗衣液等摆上货架,品种齐全,排场气势盖过街面上的小型超市。
杏一大药房汝州市标店内的超市里堆放的牛奶
映象网记者拍照时,被工作人员发现。记者问这些日用品能否用社保卡消费,这名工作人员称,该店从来不用社保卡刷日用品,显得相当警惕。
大约一小时后,映象网记者再次来到该店。与第一次来时不同,一个小时前还开门营业的超市,竟然将所有橱窗、大门的卷闸门拉下,停止营业。如果不了解内情,还以为是一堵卷闸墙。
知情人告诉映象网记者,在当地,大药房开店中店建超市,用社保卡刷日用品的事情成了公开的秘密,但奇怪的是没有见到哪家大药房被相关部门查出。
暗访3:社保卡服务中心:“药店想卖啥卖啥,我们不管这事。”
映象网记者在暗访中了解到,个别参保人之所以会滥用医保卡,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的认识不足。“医保卡里的钱都是公家存进去的,反正这些钱不能兑现,如果不用的话也是浪费。要是单单用来买药一时也用不上,刷医保卡买来保健品、化妆品和日常用品,是件“好事”。既实用又不用自己掏腰包,何乐而不为?”市民刘女士所言,代表了大多市民的刷社保卡买日用品的消费心理。
当天上午,映象网记者来到汝州市社会保障卡服务中心,听了记者就汝州部分药店用社保卡刷日用品的情况反映后,这位女工作人员称她们这里只负责发卡,“药店想卖啥卖啥,我们不管这事 。”
记者询问社保卡刷日用品归哪个部门管,这位工作人员称“局里”,询问这个部门电话,其称“不知道”。
链接:社保卡刷非社保药品,不要“占小便宜吃大亏”
在药店用社保卡购买生活用品都是违规的。医保社卡中的钱仅用于购买药品及支付门诊、住院时个人部分。零售药店禁止诱导或允许参保人员使用医保卡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药店只要不把社保结算单给消费者,社保部门就无据可查,也就无法进行处罚了。
“拿社保卡去药店消费和拿银行卡去商场购物一样,都是交易发生后银行直接把钱划拨到商家的账户上,且交易明细单只显示交易的时间和总金额,不能显示交易的具体项目,而社保结算则是由药店定期向经办机构申报,这期间是有空可钻的。”
据了解,目前虽然有法规对社保卡的消费范围作出明确规定,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尚没有明文规定并禁止药店经营日用消费品的行为,这正是部分商家得以打擦边球的原因。
针对以上情况,有关专家表示,作为一种积累机制,医疗保险建立的目的,就是将参保者年轻时的部分收入和用人单位支付的医保费一同积攒起来,一旦参保者出现大病,在高额医疗费前入不敷出,或在其年老丧失劳动力需要医疗救助时,医保卡上的基金将作为“救命钱”保证其“有病可医”。
如果人们在健康时乱花“社保卡”里的钱,一旦生病,卡里没钱,治病就得自己另掏腰包。严重时,国家医保基金也可能面临调配难题。再说,个人账户的钱可以计息和继承,参保者花“社保卡”上的资金时,应多为自身想想,不要“占小便宜吃大亏”。
如果用社保卡“套购”非医疗用品,势必造成医保资金的流失,影响大病统筹。另外,个人账户资金如果没有一定积累,一旦日后需要急用,只会面临“无米之炊”的尴尬,并有可能造成许多矛盾,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来源映象网)
中国医药人俱乐部下设培训项目组,旨在为广大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现拥有业内专业讲师几十余名。目前培训、服务项目包括:执业药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中医诊疗师、中医养生指导师、中医讲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中医特色调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几十个品种。
1、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2、医药商品购销员:从事药品采购、销售及咨询服务的人员。
3、中药调剂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4、中西医结合医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5、中医针灸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6、保健按摩师: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7、康复理疗师:是指在有关康复、理疗、养生保健、健康调理、医院诊所等机构从事康复理疗工作的专业人才。
8、中医特色调理师:是指采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面对特定需求的人群进行身体健康调理的专业人才。中医调理不同于治疗,治疗是针对有疾病的人群进行的祛病方法;调理是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体弱人群,以及随季节而进行的保养等各种提升身体健康、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更注重于养生。因此,中医特色调理师所面对的群体更加广泛。
另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针灸师、骨伤科医师、社区护士等证书也在陆续报名中。
微信:15755178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