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调整来了!
此前在新版医保目录公布时提及的动态调整,在昨日的会议上再次被确认。
相关信息显示,在当日会上,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评审技术要点向各省进行了介绍,要求各省在省级目录调整过程中严格执行调入、调出的原则。
尽管现场呈现的场面是——“每组8个省,每省只有五分钟发言,都没说透和回答透”,地方反映按时完成有困难等,但中央强调了8年未动的舆论和各方压力都迫使医保尽快行动,完成使命,并强调“未来还有动态调整垫底”。
这是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再次出现在官方口径的表述中。
2月23日,在长达一年多的舆论关注下,人社部发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下称《药品目录》)。
此前三个版本分别于2000年、2004年和2009年调整发布,刚刚公布的第四版距离上一次目录更新已经过去了8年,增幅15%。
也正因为此次调整历时超长的8年更新,在新目录公布时,人社部在解读这一文件时明确表示,将动态调整目录产品准入。
“前期由于种种原因,药品目录调整的周期确实较长,这个问题我们也非常重视。本次目录发布后,一方面将抓紧开展谈判药品准入,指导各省(区、市)人社部门进行乙类药品调整;另一方面将着手研究完善医药用药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动态化的医保用药准入机制,做好目录准入、支付标准、使用管理等环节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医保用药的全流程管理,使保障范围与临床用药实际、医药技术进步向适应,在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更好保障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医疗保险支持创新、促进发展的作用。”人社部医疗保险司陈金甫司长解读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时强调。
而此番,全国医保会上再度提及动态调整,无疑向行业释放强烈信号,医保目录的动态进出都将成为常态,以往进了目录就被“保护”七八年的状况已然成为历史。
与此同时,虽然相比调进的可能,药品调出的几率相对降低(多数省份已经先行调整),但医保内药品的“保护期”将明显缩短已经成为确定的事实。
▍药价谈判,省级不参与了
作为另一项与医保对接的新工作,在昨日的讨论中透露出的消息显示,各省纷纷表示将药价谈判权交由国家主导,各省不参与,希望国家尽快公布45个谈判品种,以便为地方目录调整工作争取时间。
3月11日,国家卫计委刚刚公布国家药物谈判纳入医保的最新结果: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的三个药物: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已全部对接全国医保。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当日会上表示,今年会进行第二轮医保药物谈判,几个原则包括:临床急需的、实践证明疗效较好,并且在价格比较高、群众负担比较重的这一类药品里进行选择。
但由于目前这一工作尚没有时间表,而地方医保目录确认距离7月31日期限仅余4个月,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的药企面临巨大压力。
▍存疑的问题
此外,包括适应症调整必须占用名额等问题均在昨日讨论范围。
对“三角形”(“备注”一栏标有“△”的药品,是参保人员住院使用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门诊使用时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的药品)明确按国家政策执行,如各省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变动,应随地方目录同时报人社部医保司。
但各省反应集中的问题在于,在两保合一和此前增补品种后,现有品种已经严重超出291个的上限,如何处理,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更很难在731时限前完成。
作者:观沧海
中国医药人俱乐部下设培训项目组,旨在为广大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现拥有业内专业讲师几十余名。目前培训、服务项目包括:执业药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中医诊疗师、中医养生指导师、中医讲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中医特色调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几十个品种。
1、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2、医药商品购销员:从事药品采购、销售及咨询服务的人员。
3、中药调剂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4、中西医结合医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5、中医针灸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6、保健按摩师: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7、康复理疗师:是指在有关康复、理疗、养生保健、健康调理、医院诊所等机构从事康复理疗工作的专业人才。
8、中医特色调理师:是指采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面对特定需求的人群进行身体健康调理的专业人才。中医调理不同于治疗,治疗是针对有疾病的人群进行的祛病方法;调理是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体弱人群,以及随季节而进行的保养等各种提升身体健康、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更注重于养生。因此,中医特色调理师所面对的群体更加广泛。
另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针灸师、骨伤科医师、社区护士等证书也在陆续报名中。
微信:15755178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