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保健品新闻 OTC新闻 医疗器械新闻 健康之路 减肥健身 微信营销 两性知识 美容护肤 日常调理 男女保健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当前位置: 医药人俱乐部 » 新闻热点 » 天天保健 » 正文

谨防癌从口入!餐桌上的5大致癌“帮凶”要少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22  来源:安徽省零售药店联盟  浏览次数:5656
核心提示:2022年4月15~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主题癌症防治早早行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布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的预防》指出:不健康
 2022年4月15~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主题“癌症防治早早行动”。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发布的《食物、营养、身体活动和癌症的预防》指出:不健康的饮食会增加许多癌症的发生风险5种不良饮食是癌症“帮凶”。

1,油炸、熏制食物

食物经高温反复煎炸或熏制后,特别是炸焦的食物,会产生大量致癌物。淀粉类食物,如薯条在120℃的高温烹调下易产生丙烯酰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

明火或炭火炙烤的烤鱼、烤肉等中苯并芘的含量都很高,会诱发细胞突变,引发癌症。

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会使脂肪酸氧化、裂解、聚合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

2,腌制、加工肉类

国内外很多研究表明,大量食用腌制食物或加工肉类,如咸鱼、香肠、培根、腊肉等,会增加患胃癌风险。

腌制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变成亚硝酸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会增加胃、肠、胰腺等消化器官癌变的风险。此外,有些腌制食物属于高盐食物,可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诱发胃癌。

3,烫食、热饮

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等可能与喜欢吃烫食的习惯有关。一些地区长期吃烫的饮食,会导致消化道黏膜反复受损,可能引发慢性炎症,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最适宜人体的进食温度是10℃~40℃,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

4,霉烂变质食物

食物霉变后会产生很强的毒素,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致病或致癌。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一种代谢产物,通常见于霉变的坚果类、谷物类及发酵食物中,稳定性极强,长期微量持续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被认为是导致肝癌、胃癌、肠癌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5,酒精

除了会损伤肝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含酒精饮品会增加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其中,充分的证据提示,含酒精饮品是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鳞状细胞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之一。

吃得对可以防癌:

食物对癌症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帮凶”,又可能起到预防或延缓癌症发生与发展的作用。

要想靠饮食来抗癌,主要取决于饮食习惯、营养素摄入的多少、营养素之间是否平衡等。


遵循以下的健康饮食习惯,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

1.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平衡膳食。

2.总能量摄入与身体活动要平衡。保持健康体重,BMI在18.5~24kg/m2。

3.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10%,尽量减少摄入肥肉、肉类食品和奶油,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0~30g。

4.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控制其不超过总能量的1%。少吃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和油炸油煎食品。

5.摄入充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适量使用植物油,每人每天25g,每周食用两次以上鱼类,每次150~200g。

6.适量选择富含油酸的茶油、玉米油、橄榄油等烹调用油。

7.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d。限制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鱼子、鱿鱼、墨鱼、蛋黄等。

8.每天食盐不超过6g,包括味精、酱菜、调味品中的食盐,提倡食用高钾低钠盐(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9.适当增加钾的摄入量,即每天钾摄入量为70~80mmol/L。每天摄入大量蔬菜水果获得钾盐。

10.足量摄入膳食纤维:每天摄入25~30g,从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中获取。
11.增加身体活动:保证每天中等强度活动30分钟,每周5~7次。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热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