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公告显示,其一,药品价格已经联网,全国价格联动已经是分分钟的事情;其次,价格监测机制已经全面建立,且监测系统已经开始“自动识别”价格异常的药品。不要再期待有价格高地,去赚取额外的利润了。
2022年7月,甘肃省印发2022年医改重点,其中就表态要加强药品、医用耗材价格监测,提高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不仅仅将医用耗材,将药品也纳入了价格监测的范围。
在该文件中,甘肃省还表示,加强医药领域价格监管,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推进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全生命周期监管。统筹做好甘肃省药品使用监测平台建设,扩大监测范围,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00%覆盖。
实际上,这并不是甘肃省独家行动。去年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医药招采和价格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就提到要依托海南省医保二期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通过获取海南省医药集中采购数据和全国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数据,对参与海南省药品、医用耗材招采的医疗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开展数据分析和监测服务,实现对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招标采购和执行带量采购等全流程信息进行监测预警。
具体到价格监测,海南省表示,药品、医用耗材价格监测依托信息平台,采集全国各省级采购平台公开公布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数据并定期更新,将集中采购机构挂网采购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信息与全国价格信息进行联动,对全省药品、医用耗材采购价格情况进行监测管理。如果有预警,药企则需要调整价格,或者提交价格不同的理由,否则面临被暂停挂网的处罚。
实际上,加强招采平台之间的“价格共享”是今年国家医保局重点部署的工作之一。
今年1月份,国家医疗保障局就提升完善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功能、支持服务医药价格改革与管理作出工作部署。
国家医保局强调,要强化医药价格监测,完善监测体系,扩大监测范围和内容,加强医药价格监测能力建设,推广监测信息数据应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提升平台间价格、信用评价、供应等数据联通共享水平,推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集中采购市场。
在药品监测监测之外,医用耗材的价格监测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任务》,其中提到加强医用耗材价格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