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遥遥领先
首先,我们来看看药店的减肥产品包括哪些品类:减肥类保健品被提及率最高,达88.81%,其中减肥茶最为普遍;提及率排在第二档的是减肥类西药及有减肥作用的食品,二者提及率不相上下,在63%左右;提及率排第三的是中药配方的减肥产品,为59%,这一品类是近年来减肥行业中逆势杀出的黑马,市场受欢迎程度直线飙升;排第四的是减肥类医疗器械,提及率为31%;排第五的是非医疗器械类的塑身美体产品,提及率为24%。在极少数有条件的药店,还可为顾客提供针灸、推拿等减肥方法。
药店所售的减肥产品的品规数通常有多少?调查显示,83.22%的药店减肥产品的品规数在20种以下,14.34%的药店为21至50种。(详见图表一)
减肥产品品牌众多,各药店销量排前三名的减肥产品分别是哪些?从各品牌的提及率看,碧生源与汤臣倍健两大品牌遥遥领先,提及率分别为97.55%和82.87%,国产老品牌、大品牌依然是减肥市场的主力;排在第三的是御生堂,提及率为31.47%;第四为来利,提及率为19.58%;第五为北京同仁堂,提及率为15.03%;第六为昆中药,提及率为12.24%;第七为雅塑,提及率为9.79%;第八为艾丽,提及率为9.44%。其他品牌占比均比较小。(详见图表二)
根据药店的消费数据,减肥产品单价的各价格区间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下:101至200元价格区间的可接受程度最高,提及率为37.06%;71至100元价格区间的提及率为32.87%;51至70元价格区间的提及率为21.33%;31至50元价格区间的提及率仅占6.99%;200元以上价格区间的提及率为1.4%;30元以下价格区间的提及率为0.35%。(详见图表三)
广告依然是第一拉动力
消费者选购减肥产品最易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受访者根据自己的销售经验,得出以下结论:广告宣传、品牌知名度、朋友推荐这三大因素分别排一、二、三位,三者的提及率相差不大,均在81%至84%之间;排在第四位、第五位的因素是店员推荐和“自己曾经使用过”,提及率均为51%;是否有买赠等促销活动和是否可以免费试用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七位,提及率分别为25.87%和22.38%。这组数据说明,消费者虽然比较理性,但广告的拉动力依然非常大。
消费者选购减肥产品时会担心哪些因素?根据受访者的判断,90%以上的人在意减肥效果以及反弹问题,85.66%的消费者关注减肥产品的副作用,69.93%的消费者会问到产品的安全性;54.2%的消费者拒绝选用服用时会影响食欲、睡眠的药物;40.56%对产品的价格非常敏感,担心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29.02%的消费者在意产品的服用或操作是否简单易坚持。相比较价格因素,减肥人群对产品的效果及安全性明显更为关注。(详见图表四)
针对减肥产品,什么样的促销手段最有效?受访者认为是免费试用,提及率高达68.53%;其次是买赠,提及率为64.34%;第三是打折,提及率为54.20%;第四是厂家驻店促销,提及率为49.65%。还有一点很有趣也很重要——减肥产品的促销员一定要身材苗条。
门店减肥产品销售旺季通常是哪些月份?调查显示,按减肥产品的销售火热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第二季度,提及率为77.27%,第三季度,提及率为41.96%,第一季度,提及率为37.06%,第四季度,提及率为9.79%。可见药店减肥产品的淡旺季非常明显。
减肥产品很容易成为电商的爆品,对于线下药店来说,这一品类的冲击是否明显?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药店表示不太明显或是根本没有受到影响,而感觉到非常明显或明显冲到冲击的药店占比为40.9%。(详见图表五)
八成药店重视减肥品类
面对电商的冲击,各药店在减肥产品销售方面会采取哪些应对措施?85.31%的药店加强了对销售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65.03%的药店争取品牌减肥产品更多的厂家资源;61.19%的药店会对购买过减肥产品的会员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效果并进行指导;52.1%的药店会向有减肥需求的会员发送产品促销信息;49.65%的药店利用线下门店直接接触消费者的优势,增加了试用、试吃等体验式营销。(详见图表六)
在常规的应对措施外,到了减肥产品销售旺季,80%的药店会针对减肥产品策划主题营销活动,围绕营销活动采取各项措施,按提及率从高到低,这些措施分别是:在卖场内通过POP、横幅等进行宣传;对减肥产品的销售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包括关联销售、减肥注意事项、产品知识等);减肥产品集中陈列;丰富减肥品类;针对减肥产品制定员工激励政策;对已购买减肥产品的顾客进行效果跟踪;对以往购买过减肥产品的会员发送活动信息。(详见图表七)

---------------------------------------------------------------------------------------------------------
中国医药人俱乐部下设培训项目组,旨在为广大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现拥有业内专业讲师几十余名。目前培训、服务项目包括:执业药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中医诊疗师、中医养生指导师、中医讲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中医特色调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几十个品种。
1、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2、医药商品购销员:从事药品采购、销售及咨询服务的人员。
3、中药调剂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4、中西医结合医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5、中医针灸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6、保健按摩师: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7、康复理疗师:是指在有关康复、理疗、养生保健、健康调理、医院诊所等机构从事康复理疗工作的专业人才。
8、中医特色调理师:是指采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面对特定需求的人群进行身体健康调理的专业人才。中医调理不同于治疗,治疗是针对有疾病的人群进行的祛病方法;调理是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体弱人群,以及随季节而进行的保养等各种提升身体健康、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更注重于养生。因此,中医特色调理师所面对的群体更加广泛。
另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针灸师、骨伤科医师、社区护士等证书也在陆续报名中。
微信:1575517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