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疫情暴发,一时间人心惶惶,寻找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和研发新疫苗成为首要任务,抗疫刻不容缓。
2020年4月份,国内疫情好转,国外疫情已然失控。这时,中国政府给驻美大使馆送出的一个“健康包”却引起了关注。其中除了口罩、消毒用品以外,还附送了一盒药物,这就是莲花清瘟胶囊。
为什么连花清瘟胶囊能出现在“健康包”中呢?
原来在4月份的时候,连花清瘟胶囊新增适应症获批,连花清瘟胶囊已成为全球首个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这使得生产莲花清瘟胶囊的“以岭药业”,以及它的创始人吴以岭获得社会广泛关注。
一、家庭与学校影响深远
吴以岭于1949年出生在河北的一个中药世家,吴以岭的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赤脚医生,吴以岭从小深受影响。
别的孩子四五岁时在背诗歌,而吴以岭在这个年纪时却是在背药方,这也使得他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熟知各种药物的功效。
吴以岭在13岁的时候就能帮父亲熬药抓药,随着年纪的增长,吴以岭在中医方面的天赋开始展露出来。
17岁的吴以岭本应该和同龄人一样上高一的,但是由于国内时局动荡,学校停学,吴以岭和其他孩子都回到了家中。吴以岭并没有荒废这段时光,在家中,吴以岭一门心思研究古医书,家里的医书都被他来来回回翻了几遍,而他最喜欢的便是孙思邈的《伤寒杂病论》。
据他后来所讲,在家这段时间让他的中医理论有了长足发展,对他后面的医生生涯影响深远。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吴以岭把心思全都花在了学习上,并且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河北医科大学的中医系,河北医科大学完成学业以后又去了南京医科大学继续深造读研。
在吴以岭读书期间,西医在国内盛行开来,有隐隐压垮中医之势,吴以岭也是在这个时候心中默默立下一个心愿—--让中医重新在自己手上发扬光大。
二、成立以岭药业
毕业以后的吴以岭在河北中医院担任医生,并在经络心血管疾病上展开了大量的的研究。
一次,在医治一名有20多年病史的冠心病患者时,吴以岭发现该患者病情异常严重,市面上的特效药根本不可能治好这样严重的患者。
于是吴以岭通过研究大量病情,然后结合古医书的记载,以土鳖虫、蜈蚣、蝉蜕、水蛭、全蝎研制出“五龙丹”,病人吃了以后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后来吴以岭把这个药方改名为通心络,并向全国推广。
以当时吴以岭的经济条件是没有能力做药品推广的,期间也有人曾向吴以岭联系,说能帮助他推广药物,但是要将药品拿去国外注册。
吴以岭当时就拒绝了这个提议,他用东拼西凑借来的6万块钱创建了一个医药研究所,并制作了一批药给老百姓免费试用。
由于通心络对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疗效异常好,所以在百姓的宣传下,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在2000年“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吴以岭趁这个机会成立了以岭药业。
三、非典来袭,连花清瘟显神威
国家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劫难,于劫难中重生,才能更进一步。
2002年底,在广东出现几名发烧患者,治病期间患者反复发烧咳嗽,在医院束手无策下报告省卫生厅。随后和病人接触过的几名医护人员发生也感染,人们这才意识到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流行感冒。
在北京的吴以岭听说医护人员感染以后非常痛心,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只是发现和古籍中记载的“瘟疫”有些相似,吴以岭动用自己的团队查阅古医书,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端倪。
期间吴以岭团队由于不能接触患者,只能在医院开出的病例报告里收集线索,研究一度搁置下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吴以岭团队通过研究大量病例,结合医书上面对“瘟疫”的记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终于在15天以后,开发出了莲花清瘟胶囊。由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莲花清瘟胶囊并没有做过多的实验就被投入使用。
经过临床使用以后发现,莲花清瘟胶囊对“非典”有着很好的疗效,于是它在市场上很快风靡起来,以岭药业与吴以岭也因此一战成名。
四、以岭上市,吴以岭评院士遭人诟病
随着通心络与莲花清瘟胶囊在市场上取得的成功,吴以岭的以岭药业市值也水涨船高。吴以岭的成功也打破了人们传统认知中中医清贫的印象,这也给吴以岭带来了一些困扰。
2009年,吴以岭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界对此一片质疑声。觉得吴以岭更像一名商人而非医生,但对此吴以岭并未做出任何解释,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努力研究新的药物,为此50多岁的吴以岭经常在研究所一待就是好几天。
2011年以岭药业在深圳上市,吴以岭身价超百亿,他把股份分给亲朋好友,好让自己能在纷扰的世界中安安静静地进行药物研究。
在今年疫情影响下,以岭药业的莲花清瘟胶囊再一次发挥神效,几乎成了每个人家中常备的药物。吴以岭院士的身价也再一次创新高,成为国内院士首富。
但是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并没有在家中享受自己的退休富豪生活,而是把以岭药业的管理权交到了自己女儿手中,自己则是投身药物研究。
作为医生,吴以岭院士依然坚持每周二出诊的习惯,挂号费也是多年未变的8元。
五、结语
他是资产上百亿药企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医协会副会长。每当有人向吴以岭院士谈起他的多重身份时,他总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是一名医生”。
所谓医者仁心,一名医生的本职就是治病救人,而一个医生一辈子能救多少人呢?
但是吴以岭院士这样的人,他救得却是千万人,他救得是一个民族的自信心。
当一名医生能做到这样的时候,谁又想去关心他其他的身份呢。
在去年新冠疫情影响下,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有些人失去了工作,还有些人失去了亲人,但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无数的医疗工作者坚守在第一线,将危险抗在了自己的身上,他们值得我们奉上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