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保健品新闻 OTC新闻 医疗器械新闻 健康之路 减肥健身 微信营销 两性知识 美容护肤 日常调理 男女保健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当前位置: 医药人俱乐部 » 新闻热点 » 大咖观点 » 正文

试点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生育保险咋调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04  浏览次数:528
核心提示:​试点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生育保险咋调整(民生调查全面两孩新保障①)来源: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白天亮开栏的话今年6月底前,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
 试点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生育保险咋调整(民生调查·全面两孩新保障①)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白天亮

开栏的话

今年6月底前,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将启动。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产假、育儿等相关政策的动态,总是牵动着公众的心。

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待遇会不会有变化;产假和生一孩比,有没有变化;女性在职场会不会遇到更多歧视,如何平衡职场和家庭……即日起,本版推出“全面两孩新保障”系列报道,请专家解读政策,听两孩妈妈吐露心声。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提出按照保留险种、保障待遇、统一管理、降低成本的思路,在河北省邯郸市等12个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试点在2017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期限为1年左右。

在不少妈妈正准备迎接两孩的时候,生育保险政策的这一变化引发不少关注。生育保险政策的调整,将怎样影响职工所享受的待遇?在全面两孩后,生育保险能起到多大的保障?

并非取消险种,享受待遇不变

“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不影响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颜清辉的这番表示,给参保者吃了定心丸。

试点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运行成本。颜清辉解释说:一来,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项目上有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医疗待遇支付上有很大共性;二来,两险的管理服务基本一致,执行统一的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统一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范围,使用同一信息系统平台,具备合并实施的条件。

颜清辉表示,两险合并实施后,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基金征缴、统一医疗服务管理、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这将有利于提高征缴效率、整合医疗服务管理资源和经办服务力量、提升经办服务能力,能够为职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合并实施,不等于从此没有生育保险了。”颜清辉强调,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相比,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保障政策。生育保险具有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益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独特功能;生育保险费用无须个人缴纳,体现了雇主责任;生育保险待遇除了医疗费外,还有生育津贴,这些都是其他险种不能代替的。生育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险种,将继续保留。

因此,此次合并实施试点,不涉及生育保险待遇政策的调整,职工生育期间生育保险待遇也不会变,更不会降低。

不光报销生育医疗费用,还有生育津贴

职工所享受的生育待遇,都有哪些?

很多参保职工首先想到的是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即女职工因怀孕、生育发生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的确是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支出更大的一项,是生育津贴,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占到生育保险基金支收的60%以上。生育津贴是对工资收入的替代,由基金按本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支付期限一般与产假期限相一致,不少于90天。

“给予参保者生育津贴,体现了生育保险设立的初衷。”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储福灵说,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通过向生育女职工提供有关待遇,保障她们因生育而暂时无法工作时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险,帮助生育女职工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并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是国家和社会对女性在这一特殊时期给予的支持爱护。

储福灵表示,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女职工生育期间的产假工资和医疗费用都由用人单位负担。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在招用员工时,往往倾向于排斥女性,造成女性的平等就业权受到侵害。建立生育保险,明确不论男女职工、是否生育,都要参加生育保险,就把女性生育负担由用人单位责任转化为全社会的责任,平衡了用人单位负担,也减轻了用人单位招用女性的成本,有助于消除就业时的性别歧视。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女职工因生育而暂离岗位的情况将有所增加。明确生育保险待遇不变,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女职工离岗期间的收入,对于女性平等就业具有积极意义。”储福灵说。

基金运行平稳,覆盖面扩大后将更充实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与出生人口的增加,必将带来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

人社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生育保险参保1.84亿人,当期基金收入519亿元,支出527亿元,累计结余676亿元,全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808万人次。

基金支出大于基金收入,不少人担心,今后基金能否兜得住?

据了解,生育保险历年来运行平稳,大多数时间内是收大于支,节余比较充足。其中,2015年度,全年共有642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502亿元,支出4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1.8%。2014年度,全年共有613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446亿元,支出3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和30.2%。

“2016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人数的确有明显增加,也使基金出现支大于收的状况,这种情况要予以重视,但参保者无须太过担心。”储福灵分析,此前生育保险基金多是收大于支,基金积累充足,支撑能力较强。目前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不足2亿,今后继续扩大参保覆盖面,将使基金更充实。

储福灵表示,生育保险的筹资原则,是“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统筹地区可以根据基金状况、待遇享受人数等,确定缴费费率。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不超过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个人不缴费。前几年,多数地区实际筹资比例在0.7%左右。部分基金有压力的统筹地区适当调整费率,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多负担。”

颜清辉则介绍说,两险合并实施,将提高基金共济能力,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待遇。

-------------------------------------------------------------------------------------------------------

中国医药人俱乐部下设培训项目组,旨在为广大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现拥有业内专业讲师几十余名。目前培训、服务项目包括:执业药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中医诊疗师、中医养生指导师、中医讲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中医特色调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几十个品种。

1、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2、医药商品购销员:从事药品采购、销售及咨询服务的人员。

3、中药调剂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4、中西医结合医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5、中医针灸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6、保健按摩师: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7、康复理疗师:是指在有关康复、理疗、养生保健、健康调理、医院诊所等机构从事康复理疗工作的专业人才。

8、中医特色调理师:是指采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面对特定需求的人群进行身体健康调理的专业人才。中医调理不同于治疗,治疗是针对有疾病的人群进行的祛病方法;调理是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体弱人群,以及随季节而进行的保养等各种提升身体健康、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更注重于养生。因此,中医特色调理师所面对的群体更加广泛。

另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针灸师、骨伤科医师、社区护士等证书也在陆续报名中。
 微信:15755178739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热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