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保健品新闻 OTC新闻 医疗器械新闻 健康之路 减肥健身 微信营销 两性知识 美容护肤 日常调理 男女保健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当前位置: 医药人俱乐部 » 新闻热点 » 大咖观点 » 正文

破局2020,单纯“卖药”的营销老路走不通,怎么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9  作者:史万奎  浏览次数:1320
核心提示:文 /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合伙人 史万奎不管你的药品有多好,降价风潮下,只关注卖药回款的卖药实效都将趋向于零。费用空间不足以驱动卖药时,医药营销要么转向去
新招商banner 
文 / 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合伙人   史万奎

 

不管你的药品有多好,降价风潮下,只关注卖药回款的“卖药”实效都将趋向于零。费用空间不足以驱动卖药时,医药营销要么转向去提供“解决方案”,要么坐等出局。

 

1、卖药和解决方案视野不同

 

一款肿瘤治疗药的卖药者认为,我只要说清楚我在这个肿瘤治疗方面的优劣势就可以了。甚至,有卖药者认为,只要我用费用搞定医保部门、采购部门和医生处方就可以了。

 

而提供解决方案者认为,这个药品是治疗那种肿瘤的,但那种肿瘤治疗的用户,却未必将这个药品当作必选。因为,这个肿瘤治疗的同时,会连带有一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不良反应的降低、疗效的增强、治疗效果评价、在医院或家里的方便度、费用报销比例与个人承担、隐私等等。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选择旁落,比如疗效评价,用户会认为,你所阐述的优势就是“你说的”,而评价方法费用高,且选择困难。

 

于是,提供解决方案者会在卖药的同时,出台一系列组合举措,以更大程度地提升用户依从度,比如:1)买断某诊断试剂,对使用自己肿瘤治疗药的患者,用极低的成本或者免费定期提供检测评价;2)对药物用法进行创新,将本该医院使用的注射剂通过器械改造,让患者可以在家里或社区医院使用;3)将药品+诊断试剂+器械联合定价,成为独家可议价商品;4)对医保部门承担的部分进行二次保险设计,或者通过商业险设计,让患者零承担,等等,这就是年单品业绩1400亿人民币的药王修美乐的营销策略侧影。

 

药品是基于病种而存在,针对的是“病”。而“解决方案”是依托具体“病人问题”而存在,针对的是“人”。

以人为出发点,更为广义地说,解决方案不仅针对患者、病人,还针对医保部门、医疗机构等。基于你家药品的解决方案的着眼点,不仅要关注这药品能干什么,而还要关注与这个药品有关的用户,他们,需要解决怎样的问题。

注意,这里的用户并非专指患者,还包括患者家属、患者所在单位、医生、医疗机构、保险部门、乃至营销渠道和销售人员等一切与药品营销有关的组织或个体,我们称之为“用户群组”。

 

站在用户的角度寻求解决方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最大特点是,即立足于自己的产品,又能跳出产品去研究用户,用科学的方法,深入用户群体,去寻找总结用户需求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发现或创新竞争优势。然后,可以设计针对用户群组的不同属性和不同需求,足以让营销链关键环节乐于接受的、不同于竞品、有独特优势的系统策略。

   

2、卖药和解决方案的战略逻辑不同

 

某诊断试剂药企有独家产品A,新任营销总监特别信奉李云龙的“亮剑和冲锋”精神,为了业绩数字,而不顾一切。

 

比如,某省市场有代理商,他认为这个代理商不给力。他不去研究这个代理商为什么不给力?哪里需要支持?是情绪问题还是能力问题还是市场壁垒问题?等,这些都一概不问,而是罔顾该市场本签订了“总代合同”,却同时再去招一名总代理商。如此,新代理商向公司提供一大笔首付款,营销总监和一条线上的销售人员提成收入增加,老板看到回款提高,公司内部皆大欢喜。只要一女两嫁的彩礼,而不知饮鸩止渴的警告,抱定了观念是后面两家总代理打架时再说。

 

这个极端的案例,反映的本质问题比较普遍:卖药的只关心“打赢”,要的是当期收入和利润,而不管营销是否有积累,是否可持续。结果,营销总监半年一小换,销售人员一年一大换,企业发展了十年、二十年,内部想找到司龄2年以上的销售人员都很难。

 

药品和快消品在本质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差异。药品的内在品质、进入人体发挥怎样的生物效应等,都很难为医生和患者所看透。医生和患者选择一个药品,更多地要依赖对企业的“信赖”,而这种“信用”是需要时间和数据点点滴滴积累的。

 

类似“信用”“业绩”“业绩支撑要素”等,体现的是医药企业营销的战略逻辑,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还是以患者解决方案为中心?是只关注外部用户,还是足够关切协作者?是一招一式的创新还是系统设计?是点的突破还是系统提升?

 

对企业来说,当下需要活着;未来需要筑基。用户解决方案的战略逻辑,是基于企业文化、治理模式、战略、组织、短中长期目标、资源与目标的关系等,是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从而,即能实现短期突破,又有耐心成就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体系。

 

3、卖药和解决方案所实现的人力资源不同

 

战略需要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成就战略。有怎样的战略导向就有怎样的人力资源,同样,有怎样的人力资源,也便成就怎样的战略。

 

很多企业家感叹人才缺乏,本质上是企业家头脑中的发展形态与现实差距大。以我们观察,这种差距多数是企业家头脑中主张去推行“解决方案”,而长期以来,营销一直在“卖药”。没有用户数据,没有数据分析,用户研究基本上拍脑门,市场分析基本是人家谁谁是怎么做的,策略研讨都会说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没有传播规划,没有用户沟通系统,有的只是单向的,“我要对用户说什么”,不能从自我意识中走出来。

 

这些,都是典型的“卖药”团队现象。

 

企业缺乏“用户解决方案”的科学设计。本质上,是企业缺乏用户解决方案设计的能力,缺乏相关人力资源。说到底,是企业没有意识到“用户解决方案”的价值。

 

北京一家企业生产一种叫脾氨肽的口服溶液的免疫调节类药品,全国有三家企业生产这个同名生物制剂,而与竞品不同,唯有这个企业的原料来自新鲜的小牛脾。在包治百病的某免疫调节剂被列入辅助用药被限制使用后,脾氨肽也受到影响。销售人员普遍认为,调节免疫的药物难说效果好坏。咨询师在对员工访谈中,至少有三名员工反映每天一支,持续服用2个月以上的脾氨肽,顽固性老病“鼻炎”好了。咨询师以此线索,假设脾氨肽治疗过敏性鼻炎有特效,倒溯产品生命简史,同时给更多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观察效果,最后,在药效学、药动学、动物实验、临床观察、机理以及古老中医等多方面综合得出足以自信的结论:来自牛脾原料的脾氨肽,对顽固性过敏性鼻炎,每天一支连续服用2个月,治疗效果显著,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和费用,明显优于其它方案。于是,设计出一整套针对过敏性鼻炎用户——包括患者、渠道成员的系统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给企业决策层、策划人员和营销人员打开视野,建立了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让一个万金油似的产品,有了明确的定位和系统解决方案,直击方便体验的痛点,让普通品种焕发不寻常的价值。这种过程和做法,对培养和提升企业用户解决方案的经营意识有重大意义。

 

对多数营销团队而言,2020年面临的矛盾是营销费用空间被压缩而营销链诸多环节物欲不变,企业无法满足传统营销惯性的需求,必须寻找新的道路。从纯销售角度说,利益驱动是个好办法。但站在“用户解决方案”上看,利益可以有更加广阔的解读,可以有更加灵活的应用。立足小我,又能放弃小我,笃定“用户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进行营销微创新,还可以有战略创新、金融整合创新及联盟重组创新。

 

“用户解决方案”是“4因营销主义”框架下的战术部分内容。以上给出的是“用户解决方案”的部分观点,抛砖引玉,对正在迷茫的制药企业研究2020年战略战术会有帮助
精准招商-2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热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