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府密集发布医改政策,2016-2017年被称为医政大年。业内总结,医改政策主要集中于医保及定价体系,两者将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3月13日,瑞银为此召开专题研究,结论为,医保控费将导致医药行业增速放缓;药价改革将导致行业毛利率长期下降。
但这一深远影响目前尚未显现,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9.7%;利润3002亿元,同比增长13.9%。
“此次改革的出发点是结构调整,并不是以前的大幅增加投入,而是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中性、另一部分人可能受损。”瑞银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赵冰认为:“医药行业不会像刚开始医改时每年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现在处于下滑的台阶。”
控费致行业增速放缓
医保控费的苗头始于2010年后,从2011年起,部分地区如上海医保从开源向节流转变。2013年,医保基金出现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的局面,面临结余收窄甚至“收不抵支”。至2015年,医保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增速分别下降到15.55%和14.48%。与此同时,招标降价、医保控费变为行业常态。
“医保控费会导致医药行业收入增长放缓。”赵冰解释,2009年以来,医改的主要成绩是政府增加支出,驱动医药行业增长,并建立起全面覆盖及可负担的医疗费用。
而新的矛盾在于GDP增速下滑后,医药行业持续投入压力加大,赵冰认为,“在医保支出增速高于筹资增速的局面下,为维持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控费将在长期成为医保改革的核心。目前,医药行业、医保改革实质上是通过需求端结构调整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2011-2015年,制药行业收入实现了15%的年复合增长。但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制药行业的收入增速将放缓至10%。”赵冰补充。
另外,新版医保目录药品数量增加带来的红利不如想象中大,2月23日人社部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西药、中成药共收载药品2535个,较2009年版目录新增339个,增幅约15%。
“但在医保支付价制约下,多数品种不会出现2009版目录实行后的放量猛涨局面。”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版目录扩容暗示了结构调整和控费手段将继续实施,医保目录的最大受益者是患者而不是药企。”
药价改革致毛利长期下降
1月6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表示,2017年要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在3月11日的记者会上再次强调了这一政策。
王贺胜表示:“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改革前,公立医院是通过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这三个补助渠道。改革后,我们就取消了药品加成,变成了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上述改革将直接影响药品价格,此外,招投标、医保支付体系改革也将对药价产生巨大影响。
瑞银研报分析,医院和医保部门将更多参与药价制定过程;医保支付价将取代招标价;医院采购前招标价将有更多调整。
药价下滑的后果是降低医药行业的毛利率。赵冰表示,“药价改革的目的是,形成一个确保药价可承受,并兼顾药企积极性的定价体系。目前药品定价越来越呈现出二元定价体系,即价格由招标和医保支付共同决定。”
根据上述报告,此前药品最低价普遍出现在2015、2016年,这意味着近几轮招标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中国医药行业前三个5年期的毛利率分别为35%(1999-2003)、31%(2004-2009)和29%(2010-2015)。毛利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等上升,受到药价进一步走低影响,瑞银预计,毛利率下行趋势将在下一个5年期延续。
近期舆论热议福建等地出台的医保支付结算限价,会对原研药厂家产生较大影响,“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很多在中国使用的原研药都是过期的,只有过期的原研药才会有这种顾虑和担忧,”赵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价格过高对医保资金的占用比例非常大,通常是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大病种领域。但其实国内已经有很好的仿制药上市,凭什么我们还需要给过期原研药制定更高价格呢?”
中国医药人俱乐部下设培训项目组,旨在为广大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现拥有业内专业讲师几十余名。目前培训、服务项目包括:执业药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中医诊疗师、中医养生指导师、中医讲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中医特色调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几十个品种。
1、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2、医药商品购销员:从事药品采购、销售及咨询服务的人员。
3、中药调剂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4、中西医结合医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5、中医针灸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6、保健按摩师: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7、康复理疗师:是指在有关康复、理疗、养生保健、健康调理、医院诊所等机构从事康复理疗工作的专业人才。
8、中医特色调理师:是指采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面对特定需求的人群进行身体健康调理的专业人才。中医调理不同于治疗,治疗是针对有疾病的人群进行的祛病方法;调理是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体弱人群,以及随季节而进行的保养等各种提升身体健康、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更注重于养生。因此,中医特色调理师所面对的群体更加广泛。
另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针灸师、骨伤科医师、社区护士等证书也在陆续报名中。
微信:15755178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