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海新闻发布会上终于传来最新的利好消息,目前上海浦东的447家重点企业正在逐步恢复产能,上海的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这一段时间,上海的疫情正在缓解,社会面逐步清零,企业的复工复产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目前的数据表明,第一批155家白名单企业,已经复工的有150家;第二批的白名单300家,现在复工的有189家。对于上海来说,下一步的工作将转移到摸排查其它企业的复工难点,协助企业解决复工的困难。
为了防御疫情,在过去一个月,大多数的上海普通家庭,不得不居家隔离。停工停产的过程中,对于很多普通个人和家庭,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的影响,在此期间食品等必须日用品的供应问题,这一个困难现在已经慢慢过去了。但是更大的影响随之而来,因为停工停产而影响的收入。
比如有一些背负房贷车贷的家庭,因为收入减少,还贷困难。当然,这一具体问题已经由相关的银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一问题所代表的,却是在这一个多月里,大多数的个人损失了工作收入,很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的老板不但没有收入,还要承担相应的成本支出。
如果长期的封闭不能复工复产,对于这些普通个人和家庭影响非常的大。
其次就是对于产业的影响。
四月中的时候,好几家在美国上市的新能源企业都提到了,如果上海不能够尽快的复工复产,将会导致这几家新能源汽车完全停产。
四月底,特斯拉终于复工,也非常明显看到特斯拉的产量恢复,可见复工复产对于具体的企业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链影响巨大。
目前上海前两批复工的企业,覆盖了电子集成电路,医药,汽车等重点行业,让这些重点企业尽早复工,也是考虑到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
与上海差不多同期发生重大疫情的还有吉林。吉林目前的复工复产也正在稳步推进,随着这些企业的产能逐步恢复,对于相关企企业的经营数据改善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以宁德时代上海工厂为例,目前产能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返岗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返港率达到了9成。
在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不管上海还是吉林,都正在越来越好。
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疫情反复的特点,病毒变异的可能性,因此,未来还有可能在某些城市再次发生。
这一次上海的疫情导致一些企业停工停产,因此造成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困难,这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最近看到有一些网友在讨论,等上海解封之后,考虑卖掉上海的房子,去附近的其他城市生活和工作;也有一些网友打算在上海复工复产之后,辞职回老家去创业。
我对这些想法是非常支持的。
因为上海的产业过于集中,一方面上海的经济可以在中国独领风骚,但另一方面,未来的任何风险,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在过去这些年,已经辐射到周边的一些城市,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显然还不够。
今年一季度公布的GDP 显示,安徽,浙江,江苏三个省份,GDP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依然非常的不理想。
疫情过去,复工复产正在逐步进行,如果在此同时顺便考虑怎样调整经济结构,把一些相关的产业移到附近的省份,不但可以避免过于集中的风险,还可以带动经济全面的发展。
四月中的时候,好几家在美国上市的新能源企业都提到了,如果上海不能够尽快的复工复产,将会导致这几家新能源汽车完全停产。
四月底,特斯拉终于复工,也非常明显看到特斯拉的产量恢复,可见复工复产对于具体的企业以及上下游的产业链影响巨大。
目前上海前两批复工的企业,覆盖了电子集成电路,医药,汽车等重点行业,让这些重点企业尽早复工,也是考虑到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
与上海差不多同期发生重大疫情的还有吉林。吉林目前的复工复产也正在稳步推进,随着这些企业的产能逐步恢复,对于相关企企业的经营数据改善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以宁德时代上海工厂为例,目前产能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返岗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返港率达到了9成。
在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下,不管上海还是吉林,都正在越来越好。
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疫情反复的特点,病毒变异的可能性,因此,未来还有可能在某些城市再次发生。
这一次上海的疫情导致一些企业停工停产,因此造成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困难,这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最近看到有一些网友在讨论,等上海解封之后,考虑卖掉上海的房子,去附近的其他城市生活和工作;也有一些网友打算在上海复工复产之后,辞职回老家去创业。
我对这些想法是非常支持的。
因为上海的产业过于集中,一方面上海的经济可以在中国独领风骚,但另一方面,未来的任何风险,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在过去这些年,已经辐射到周边的一些城市,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显然还不够。
今年一季度公布的GDP 显示,安徽,浙江,江苏三个省份,GDP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依然非常的不理想。
疫情过去,复工复产正在逐步进行,如果在此同时顺便考虑怎样调整经济结构,把一些相关的产业移到附近的省份,不但可以避免过于集中的风险,还可以带动经济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