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广西深化医改的目标。到2020年,覆盖广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每个居民拥有一份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功能完备的智能健康卡。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建成。基本医保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群众负担明显减轻,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左右。
按照《规划》,广西“十三五”期间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2017年在全区14个设区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到2020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完善。2017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60%,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农村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乡村医生,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
2017年,全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广西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力争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全区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力争下降到10%以下,到2020年增长幅度稳定在合理水平。
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2017年基本实现符合转诊规定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逐步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到2020年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规划》还明确了各项广西特色医改工作。深入实施新一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到2020年,每万人口中医民族医床位数达到5.5张,每万人口中医民族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6人,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75%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中国医药人俱乐部下设培训项目组,旨在为广大食品行业、医药行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现拥有业内专业讲师几十余名。目前培训、服务项目包括:执业药师、公共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中医诊疗师、中医养生指导师、中医讲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保健按摩师、康复理疗师、中医特色调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几十个品种。
1、执业药师:是负责提供药物知识及药事服务的专业人员。执业药师是药物的专家,同时是解答市民大众有关药物问题的最适当人选。
2、医药商品购销员:从事药品采购、销售及咨询服务的人员。
3、中药调剂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从事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的人员。
4、中西医结合医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5、中医针灸师: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知识及西医基础进行人体保健。
6、保健按摩师:运用以保健为目的的按摩技术,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施以一定力量的、有目的的、有规律的手法操作活动的人员。
7、康复理疗师:是指在有关康复、理疗、养生保健、健康调理、医院诊所等机构从事康复理疗工作的专业人才。
8、中医特色调理师:是指采用中医的方法和理论,面对特定需求的人群进行身体健康调理的专业人才。中医调理不同于治疗,治疗是针对有疾病的人群进行的祛病方法;调理是面对亚健康人群、康复人群、体弱人群,以及随季节而进行的保养等各种提升身体健康、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更注重于养生。因此,中医特色调理师所面对的群体更加广泛。
另外:中西医结合医师、中医针灸师、骨伤科医师、社区护士等证书也在陆续报名中。
微信:1575517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