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会成为上市药店争抢布局的区域吗?零售药店第一大省发文,引导大连锁整合农村单体药店...1 首省发文 引导大连锁整合农村药店 近日,广东省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完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推进药品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及,持续提高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支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加盟等方式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药品零售连锁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广东全省共有零售连锁总部555家,零售药店56258家,其中单体药店数33037家,连锁率仅为41.28%。广东省作为医药大省,虽然零售药店数量第一,但零售连锁率并不高。 而按照商务部“十四五”药品流通发展规划,到2025年,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对比41.28%的连锁率来看,广东省零售药店连锁率提升空间非常大。 据悉,我国目前药品零售连锁率仅为57.65%,有超25万家单体药店,而这些单体店大多布局在乡镇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如果要解决规模化的问题,整合农村地区单体药店首当其冲。 因此,《通知》明确,引导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集团通过多种形式整合农村地区单体药店,规范农村药店经营管理,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大对偏远农村药店及日常用药品类的配置力度,补齐便民短板,实现药店布局科学合理、居民用药方便可及,确保农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终端的药品供应安全,着力打造农村药店安全供应链。 按照广东省现有单体药店数量及连锁率来看,到2025年,广东省如果要实现商务部提出的“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的目标,全省将有1.6万家单体药店被整合。 2 25万单体药店 或迎来整合大潮
需要注意的是,广东省《通知》的“定调”非广东全省,而是面向全国。 《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努力提升药品流通集约化、规模化、连锁化、规范化水平,力争将广东建设成为全国药品现代物流配送中心、药品互联网平台数据处理中心和全国药品零售连锁总部聚集地。 至于如何保障药品在农村地区流通,商务部“十四五”药品流通发展规划指出,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继续加快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 对此,广东省《通知》谈到,结合县域商业建设,推动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进入农村,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在商业网点较少的偏僻区域加大门店建设力度,构建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药品供应网络,逐步形成县(区)乡村三级药品配送体系,严格执行药品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法律法规要求。 同样的,安徽省在2020年发文也谈到,安徽省农村地区有1500多家单体药店,这些点大多分布在山区一些乡镇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农村地区,尚未真正打通农村安全用药“最后一公里”,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药品批发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向农村地区发展。 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信息,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共有零售连锁总部6658家,零售连锁门店33.53万家,单体药店25.12万家。 如果2025年全国零售药店连锁率要达到70%,按照现有药店数量来计算,将有7.53万家单体药店面临被整合,或被吞并、淘汰..... 3 上市药店 门店网络正向农村延伸 当然,除了政策引导外,向农村地区延伸门店网络也在各大上市连锁药店计划之内。 老百姓大药房在2021年年报中指出,要进军新农村,2022年,公司以加盟和联盟的方式加速渠道下沉,联合更广大的当地资源,运用门店的管理优势,大力发展 “新农村”战略赋能,致力聚焦健康新农村。 对此,老百姓大药房认为,其对线下主营业务,持续着力巩固全国覆盖优势,提升绝对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新农村市场成长性好、受政策影响小、物流运力不足,仍将保持线下购药的消费场景。 截至2021年年底,一心堂在乡镇地区有1628家门店,占比13.63%。一心堂表示,乡镇级门店在各级行政区域中净利率最高,主要表现为乡镇级门店房租费相对其他区域较低,从而导致总体费用率较低,对利润形成正面支撑。 至于如何支持农村药店发展?广东省《通知》强调,适当放宽乙类非处方药零售企业在农村偏远地区的申办条件,保障偏远乡村居民基础用药可及便捷。 另外,创新药品零售经营模式,对申请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审批真正落实告知承诺制,加快推动属于同一集团管理的大型连锁便利店总部与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跨界融合试点工作,在便利店设置乙类非处方药销售专区或专柜,资源共享,相互融合,引领和满足社区居民24小时日常急需用药的多元化需求,推动传统药店向社区健康便利店转型。 同时,鼓励药品零售企业持续创新经营模式,开展差异化经营,发展“双通道”药店、专业药店、智慧药店、便利药店等多种模式,支持企业提供健康监测、康复咨询、慢病管理等服务功能,支持药品零售行业从单纯销售药品向提供全面健康服务转型,满足公众健康服务的多层次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