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保健品新闻 OTC新闻 医疗器械新闻 健康之路 减肥健身 微信营销 两性知识 美容护肤 日常调理 男女保健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当前位置: 医药人俱乐部 » 新闻热点 » 大咖观点 » 正文

《医药监控目录》来临,中药企业该如何应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09  来源:医药观察家报  作者:申勇  浏览次数:1315
核心提示:西医大夫到底能不能处方中成药?这个问题过去争论了很久也没有定论,国家卫健委在7月1日终于给了答案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文《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

西医大夫到底能不能处方中成药?

这个问题过去争论了很久也没有定论,国家卫健委在7月1日终于给了答案——“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文”《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西医大夫需要“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才可以给患者处方中成药”。当然,文件中规定西医大夫给患者处方中成药时,还要遵照中医的相关原则(图1,以下简称《医药监控目录》)。

1.jpg

(图1)

数据显示,在中国360万医生人群中,西医大夫人数∶中医大夫人数=20∶1,即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西医大夫的人数远远多于中医大夫,西医大夫人数占到医生总人数的95%以上。

笔者调研发现:在以医院渠道为主的中成药中,80%的销量来自西医大夫的处方(因为中高年资的中医医生喜欢开汤药),所以西医医生能不能处方中成药对中药企业销量影响很大。

很多中药企业得知《医药监控目录》发布后非常恐慌,认为西医大夫以后不能给患者处方中成药了,自己的中成药产品在医院就没有销路了、自己的企业要完蛋了。而有些中药企业认为,这是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准备利用这个政策好好地调整一下企业的销售工作,让自己的销量更上一层楼。

面对《医药监控目录》的来临,中药企业该如何应对呢?笔者根据自己在中药企业打工十年的积累和在北京盛世康来中药营销策划公司十年来服务300多家中药企业的经验来看,应把握以下两点。

一、认清该政策出台的目的。

过去五年间,我国的医药相关政策出台得非常频繁(例如“两票制”、“药占比”、“耗占比”、“4+7”、一致性评价、按病种付费等),加之去年被《焦点访谈》曝光的沈阳医院骗保案、安徽医院骗保案等恶劣影响,我们发现,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医保压力越来越大。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规定,“实行个人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也是为了统筹医保费用合理使用(图2、图3)。

2.jpg

(图2)

3.jpg

(图3)

因此,作为中药企业,在解读这次《医药监控目录》政策出台目的时,要认清三个趋势:

1.国家对医保基金的管理会越来越严。

任何国家的政策出台都不是孤立的,它是有连贯性、引导性和目的性的,中药企业要学会从政策的连贯性中发现规律、找到趋势。根据笔者对近五年医药相关政策分析来看,国家未来对医院使用医保基金的范围、报销种类、疾病谱分类等监管会越来越严,但是对“院外大健康”领域的管理会越来越市场化,只要你合法生产、守法经营(传销除外),你能卖到多大销量是你的本事,国家原则上不会干涉。

2.这是国家对《中医药法》具体落实的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文化兴国运兴、坚定文化自信”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以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后,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成了国家的文化扶持战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17年《中医药法》颁布实施后,社会上“挺中医派”和“黑中医派”打得不可开交,国家也认识到:只有规范中医药的使用才能真正把中医药瑰宝落到实处、发扬光大(图4)。

4.jpg

(图4)

3.有利于西医系统的学习中医药知识。

虽然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后极大地树立了中医药的光辉形象,但是据笔者统计,在全国的西医大夫中有80%对中医药的态度是“愿意处方中成药,但不清楚中医药理论”,有20%的西医大夫是“从来不处方中成药,也不认可中医药理论”。因此,为了有利于中成药在西医医院的合理使用,《医药监控目录》规定了“西医大夫要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才可以给患者处方中成药”,这一规定必将使得全国80%的西医大夫重新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知识,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这个规定是有利于中医药长久和持续发展的(图5)。

5.jpg

(图5)

二、中药企业五点应对策略。

面对《医药监控目录》的发布,作为中药企业,要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要从危机中看到希望、看到方法、看到措施,要提早布局、抢占先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应对之策。

1.掌握一个核心:医生和患者都需要中成药。

从过去的中成药应用实践来看,在医院的临床工作中,有很多疾病用药光靠西药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有些疾病只有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才能够达到减毒增效、改善症状的作用。同时,有些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光靠西药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例如失眠、心烦、腰腿疼、胃肠不适等疾病的治疗,以及脑中风康复等,在临床中使用中成药的确能够发挥出很好的疗效(图6)。

6.jpg

(图6)

同时,中药企业长期为医生提供的医学教育、学术交流等活动,也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知识见闻,拓展了行业互动,在医生业务技能提高上也有帮助。因此可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西医医生和患者都非常需要中成药来发挥作用。

2.短期内(1年左右)销量会受影响。

在《医药监控目录》出台后的2周内,笔者电话咨询了我国大江南北不同西医医院的医生后得知:目前一线西医大夫都还没有接到来自本院关于“西医不能处方中成药”的相关规定,目前他们都还可以正常处方中成药。

笔者预计,在2019年10—12月,《医药监控目录》中的相关规定才会传达和落实到每家医院,估计在2020年这1年左右的时间里,中成药在西医医院的销售会有一定量的下滑,但时间不会超过2年。

3.参与到“西学中”项目当中去。

根据笔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医药监控目录》中规定的“西医大夫要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才可以给患者处方中成药”的“西学中(1年期)项目”,国家可能会将其下放到省市一级卫健委或省市中医药管理局执行(国家随后会出台具体的执行措施)。

笔者建议,中药企业要早做打算,积极参与到各省市组织的“西学中(1年期)项目”当中去,利用这次全体西医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机会,把自己产品的优势、企业的历史(例中华老字号等故事)、产品的学术研究成果等信息,充分与西医大夫沟通交流,让广大的西医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作用。这对将来培养西医良好的处方习惯也有益处(图7)。

7.jpg

(图7)

4.短期内做好西医院“中医科”的工作。

根据国家规定,所有的西医医院(二甲以上)在本院内都要设立一个中医科。因此,在“西医不能处方中成药”的相关规定传达和落实到基层医院以后,估计会有大量的“处方中成药”工作由中医科来完成。

中药企业要充分发挥好西医院中医科的“桥梁”和“喇叭”作用,把自己的产品在治疗疾病中的优势和特点宣传到西医院的每个科室中。

5.拥抱大健康,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于既有中药处方药,也有OTC药和中药保健品、中药功能食品的中药企业来说,要充分意识到“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充分做好医院销售的同时,要对自己的产品线进行梳理,该做OTC渠道的做OTC渠道,该做保健品(或功能食品)的做大健康渠道,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小(图8)。

8.jpg

(图8)

小结:

医药行业发展了30多年,很多中药大企业(例如天士力、以岭、东阿阿胶、广药集团等)之所以能够发展的又快又好,原因之一就是“既吃透国家政策,又做好两手准备”。希望所有的中药企业高管,在面临国家政策调整时能做到心中不慌应对自如,让自己的企业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热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