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明医疗”)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书,正式启动赴港上市之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3月13日,浙江证监局曾披露启明医疗辅导备案的公示文件,文件显示,中金公司已受聘担任启明医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辅导机构,辅导重点在于做好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准备工作,配合启明医疗制作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因此,有市场声音传出,认为启明医疗可能是弃科创板而转投港交所。
公开资料显示,启明医疗创建于2009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主要从事心脏瓣膜疾病微创治疗的开发和产业化,其创始人訾振军作为中国冠脉PTCA球囊、冠脉支架、主动脉瘤覆膜支架、左心耳封堵器的主要设计者,研发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封堵器及下腔静脉血栓滤器产品,并将产品成功引入国际市场,拥有30多项国内外专利,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共计25项科研课题。
在产品方面,由启明医疗研发的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Venus A-Valve是首个获得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上市的经导管心脏瓣膜系统,开创了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新时代,简单来说,在此之前心脏瓣膜的植入需要进行开胸手术或者心脏打孔,而VenusA-Valve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是一种自膨式主动脉瓣置换装置,与欧美同类产品比较,在设计上更加合理,在操作上更加简便,更加适用于中国患者的特点,同时,启明医疗另一重要产品经导管肺动脉瓣膜Venus P-Valve目前正在美国进行临床前试验,在欧盟进行临床试验。
(图片来源:启明医疗官网)
在市场布局方面,启明医疗一直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16年4月,启明医疗全资收购德国Transcatheter Technologies公司;2016年9月与美国预装瓣膜技术供应商Colibri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2月,与脑血栓保护装置供应商Keystone Heart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6月,全资收购美国瓣膜球囊成形术产品供应商InterValve公司。2018年12月26日宣布完成了对TriGUARD 3脑保护装置生产商Keystone Heart有限公司的收购。
在融资方面,根据天眼查发现,启明医疗至少经历了5轮融资。2012年4月,启明医疗获得来自启明创投、联合运通等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4年11月,公司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中国和德诺资本;2015年12月,德联资本参与其B+轮融资;2016年3月,高盛集团投入3700万美元,是公司的C轮投资。2018年5月,启明医疗完成最新一轮战略投资,获得德弘资本、同创伟业和集素资本的共同投资。这也是私募大佬刘海峰创立的德弘资本对外披露的首个投资案例。
在营收方面,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近年来,启明医疗营收上升趋势明显,其中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的前5个月分别约为1816.4万元、1.15亿元以及8620.6万元。不过,公司的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或与其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相关。公司表示将资源重点投放于研发活动,包括进行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以及与心脏瓣膜在研产品的监管备案。
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前5个月,研发成本占同期营收比重达到646.1%、90.8%、95.6%。在风险提示部分,启明医疗提到,公司存在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前五个月,Venus A-Valve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95.4%、98.6%及99.4%。启明医疗预计,Venus A-Valve的销售额近期仍将占据公司销售总额的大头,不过公司无法保证Venus A-Valve的需求将按预期继续增长。
对于启明医疗的赴港上市,是不是意味着其完全放弃了A股上市计划,
那么,启明医疗选择赴港上市,是不是意味着公司就是“抛弃”科创板了呢?启明医疗在其招股书中表示:“我们计划于适当时间进行A股(发行)。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我们尚未厘定拟进行A股(发行)的规划及范围,且并未向中国任何认可的证券交易所作出任何(相关)申请……”由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这说明启明医疗仍有登陆科创板(A股)的可能。